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政策新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2021年,廣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先行示范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財政部關于下達2021年服務業發展資金預算的通知》(財建〔2021〕147號)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報送2021年服務業發展資金分配方案的函》(粵市監財函〔2021〕863號),經審核,現安排2021年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資金(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4220萬元
《規劃》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明確到2025年實現“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顯著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全面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持續增強,知識產權服務更加優化,知識產權人文環境更有活力,知識產權區域和國際合作更加深入,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生態系統基本形成”7個目標。
截至今年3月31日,科創板404家上市企業專利申請總量為12.4萬余件,整體科創能力呈穩步上升態勢。從企業注冊地的維度看,廣東省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整體科創能力持續領跑全國;另從企業所屬戰新產業的維度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企業的專利能力不減,與此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的專利能力顯著提升。
2023年制造業投資獎勵資金主要按照各地級以上市符合條件的測算項目在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已納入統計的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超過2%的比例,對地級以上市政府予以事后獎勵。
為加強“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實現關鍵材料、零部件及生產工藝國產化,支撐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近期我廳將啟動上述領域重大專項調研、論證及籌備工作?,F面向社會廣泛征求項目需求建議,請于2022年4月25日前反饋相關材料。
根據《廣東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度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市場監督管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及省部會商)資金的通知》(粵財工〔2021〕126號)有關要求,現將評審結果及資金分配情況公布。
廣東是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大省,目前,全省市場主體超過1500萬戶、約占全國的1/10,其中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分別超過630萬戶、830萬戶;民營經濟單位數、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從業人員數均居全國第一。廣東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多、質量高、活力強,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動力源。
遵循“試點示范帶動、全面推廣應用、提升整治結合”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和現場實地指導,幫助不少于800家中小微企業有效提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能力,培育不少于30家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良好、實驗室管理規范,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質量標桿企業。
推進大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等方面實現更高效、更便利的對接,通過融通發展,帶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動下,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9.9%、25.6%;近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9%、16.8%,增速高于2019年的水平,中小企業韌性和活力充分體現。
廣東省中小企業數量及有專利的中小企業數量均在全國排名第一,創新活躍。針對這一特點,阿里云今年將與廣州市工信局、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北交所等共同通過數字化技術、金融服務平臺、政策咨詢與科技人才培育,在廣東重點支持1000家“專精特新”潛力企業。
為培育新主體,廣東將出臺實施培育發展優質企業的政策,加快構建以“鏈主”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為代表的優質企業梯次培育發展的體系,力爭2022年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
高質量建設“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大力實施《關于推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緊密對接港澳創業青年群體實際需求,落實降低創業成本、加大創業啟動資助力度和創辦企業培育力度、“一鍵入孵”服務等新舉措。
為做好粵深聯合基金申報指南編制工作,現面向全市各高校、科研機構和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建設依托企業等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依托單位(以下簡稱省基金依托單位)征集指南建議。具體要求如下: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困難,強化新階段政策供給,配套完善廣東省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穩崗就業等援企惠企政策措施,切實提升政策針對性、延續性、直達性,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
欄目導航
當前可申報項目
12天后截止
3個月后截止
17天后截止
0天后截止
2022-05-19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