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政策新聞
為進一步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強化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監督管理,以查促管、查改并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的檢查。
自2010年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歷經10余年風雨歷程,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增長動能引擎作用不斷增強,為經濟發展行穩致遠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及發電、生物醫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動能行業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持續支撐新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科技部組織發起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持續創新和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主線,目標是搶占人工智能技術制高點,妥善應對可能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人工智能成為智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4月17日,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面向重大突發事件的智能應急物資物流調配技術及應用項目的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線上召開??萍疾扛呒夹g中心信息處副處長丁瑩在致辭中表示,推動科技發展、促進科學進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工作的重要一環,企業要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并對項目規范、有序、健康開展提出了懇切要求。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接受采訪,對業界關注的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支持制造業做優做強做大、加快5G發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問題作出回應和解答。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開啟,首位回答提問的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逐一回應科技政策扎實落地、新冠藥物疫苗最新進展等熱點問題。
近日,31個省(區、市)財稅部門近期陸續發布公告,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50%幅度頂格減征“六稅兩費”。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按照本省規定執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11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本文就記者會中與經濟科技相關的話題和內容進行摘編如下。
重點群體創業和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可享受稅收扣減。重點群體創業: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36個月,下同)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限額標準?!∥{重點群體就業: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標準。
《“十四五”規劃綱要》綱要劃定了7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這7大產業也將承擔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超過10%目標的重任。
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經濟形勢怎么看、就業壓力如何解、產業鏈供應鏈如何穩、小微企業困難如何破……當前中國經濟十大關切問題,權威部門和權威人士進行解答。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制造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培育優質企業,擴大制造業領域對外開放,制造強國建設邁出堅定步伐,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退稅減稅規模歷史空前,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公告,明確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實施力度有關政策。
結合環保裝備制造業各細分領域技術裝備發展以及我國污染物治理特點,在科技創新、產品供給、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四個方面制定重點工作,即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補短板”行動、產品供給能力增強“鍛長板”行動、產業結構調整“聚優勢”行動、發展模式轉型“蓄后勢”行動。
一圖讀懂 |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欄目導航
當前可申報項目
12天后截止
3個月后截止
17天后截止
0天后截止
2022-05-19截止